游戏音乐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而游戏音乐会则担当了游戏音乐传播的重要途径作用,近年来在全球多个地区出现,成为了玩家们热议的话题。
那么,游戏音乐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游戏音乐会有何魅力?为何会受到玩家们的欢迎?游戏音乐会对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有何作用?游戏音乐会对于游戏这个母体有何提升和促进作用?
游戏音乐会蕴藏的内涵和作用,其实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更为重要。
勇者斗恶龙和最终幻想的奠基
游戏音乐会的历史和游戏音乐的历史其实也一样悠久,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游戏领域的管弦音乐会总是比摇滚音乐会或者其他类型的音乐会要更为常见,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日式RPG的两大开山支柱王牌勇者斗恶龙系列和最终幻想系列的音乐风格有着密切联系。
勇者斗恶龙系列的作曲者椙山浩一最初就是一位古典乐作曲家,并且还是日本作编曲家协会常任理事、日本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他为勇者斗恶龙系列的第一部作品作曲的时候就全面采用了管弦乐的作曲思想,而同时期的很多游戏则停留在简单的流行电子乐思维上,而且勇者斗恶龙系列第一作推出后不但发行了原声专辑,更发行了交响组曲专辑,这种做法也被后面的历代作品延续,此外,自1987年以来,椙山浩一每年都会亲自举办一场演奏勇者斗恶龙的游戏乐曲的“家庭古典音乐会”。而《勇者斗恶龙》的音乐则因为采用了管弦乐的配乐手法而被认为是电子游戏领域的一场革命。
这场革命使得后来绝大多数日式RPG都效仿这种做法,例如植松伸夫骨子里其实是个热血摇滚青年,但是他为最终幻想系列最早几款作品配乐也都采用了管弦乐的作曲理念,而且最终幻想系列最早的一场音乐会正是管弦音乐会,即1989年举办的《Symphonic Suite Final Fantasy》这场音乐会,该场音乐会收录了《最终幻想》和《最终幻想2》中的经典曲子,然后经由著名的日本音乐大师服部克久和服部隆之进行编曲,而前者正是后者的父亲,两位作曲者正是父子关系,而且他们均出自日本著名的音乐世家服部家族,服部克久的父亲正是曾经写出了《李香兰》的服部良一,而《Symphonic Suite Final Fantasy》则是服部父子难得的一次合作,并且音乐会举办后发行了同名专辑,如果说勇者斗恶龙系列早年举办的音乐会具有开山启蒙作用的话,那么《Symphonic Suite Final Fantasy》无疑就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而且这也是不会被时光埋没的一张专辑,至今听来都极富感染力。
Game Music Concert的辉煌
正是因为这两大系列的奠基作用,形成了一种风潮,而这种风潮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一个高潮,在那个年代,日本的这些游戏音乐人们从1991年到1995年连续举办了五场包含那个时代诸多经典游戏旋律的管弦音乐会“Game Music Concert” ,每次的选曲都各有不同,而且编曲和指挥也都不大相同,并且会请到当时那些著名的游戏作曲人们参加,可谓是空前的盛会。在这五场音乐会中,玩家们可以聆听到出自最终幻想系列、巫术系列、勇者斗恶龙系列、卡比系列、火焰纹章系列、大金刚系列、超级马里奥系列等经典游戏中的曲子,可以看到植松伸夫和菅野洋子、椙山浩一以及田中公平等大师的身影,有趣的是,这几场音乐会的主持人是椙山浩一和羽田健太郎(代表作巫术系列音乐最初几作,动画配乐则有《超时空要塞》),而近年来因为最终幻想世界巡回音乐会而频频露面侃侃而谈的植松伸夫先生在当年这些游戏音乐会上则是一脸青涩毕恭毕敬的站在羽田健太郎先生身边,那个时候的植松伸夫没有想到多年后自己居然可以多次主导类似这样的活动吧。
植松伸夫带动的风潮
在这次高潮过后,游戏管弦音乐会的形式渐渐沉寂了下来,只有勇者斗恶龙系列依然坚持每年举办音乐会,但是在经历了短期的沉寂之后,在本世纪初,游戏管弦音乐会的形式又变得时髦了起来。
而这次风潮的带动者正是当年那个青涩的植松伸夫,以及他一手缔造的最终幻想系列音乐。植松伸夫并非科班出身的作曲家,而是一位自学成才半路出家的游戏作曲人,对于流行音乐和摇滚音乐涉猎颇深,对于管弦音乐其实懂得并不多,而且他也并不太懂管弦乐编曲和配器这些专业知识,但是他的音乐风格偏流行化和摇滚化,而且在旋律方面极富天赋,经常可以写出令人过耳难忘的曲子,所以使得他成为了大众最为熟知的游戏作曲家,也使得最终幻想系列的音乐广为人知。他这种特性和好莱坞电影配乐领域的热门人物Hans Zimmer以及Alan Silvestri,这两位电影配乐家也是半路出家非科班出身,前者早年浸淫电子乐多年,后者则是玩摇滚乐出身,但是前者成为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配乐者,后者也成为了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作曲家之一。
植松伸夫
在进入本世纪后,因为最终幻想系列多年发展积累了众多粉丝,玩家们对该系列的音乐也十分熟悉,于是各方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因此出现了很多演奏该系列音乐的管弦音乐会,而这些音乐会基本都是以植松伸夫为主导的,例如2002年举办的“20020220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 ”就是本世纪最早举办的这样一场音乐会,虽然植松伸夫并不懂交响乐的编曲和配器,但是他和主办方总能找到一些编曲技巧高超的科班音乐人来将那些曲子改编成管弦乐,例如这场音乐会的大多数曲目都是滨口史郎来进行编曲的,这些曲子经由重新编曲改编后,往往在感染力方面可以上升数个层级,听来颇具新鲜感。而这些旋律总像一块璞玉,经由不同的音乐大师编曲后,会变幻成不同的美丽形状。
此后这类最终幻想主题音乐会逐渐变得多了起来,例如2004年同样是在日本举办的“Tour De Japon Concert”音乐会,再如2005年举办的“More Friends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 ~Final Fantasy Orchestra Concert in Los Angeles 2005”音乐会,这场音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办,这可是首次在美国举办的官方名义的最终幻想音乐会,当时在整个美国都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More Friends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音乐会的盛况
2006年在日本举办的“Voices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 - Final Fantasy Premium Orchestra Concert”音乐会不得不提,这是因为这场音乐会是唯一一次以管弦乐团配制加上主题歌演绎作为主题,那些经典的最终幻想系列主题歌几乎都出现在了这场音乐会上。
随着以上音乐会的陆续举办,最终幻想系列的音乐逐渐广为人知,甚至不少游戏玩家之外的人群也开始关注起了这个系列的音乐,这其中,植松伸夫那通俗易懂的旋律功不可没,因此也使得这个系列的音乐变成了类似于流行化古典乐一样的存在。
至于近年来的最终幻想系列音乐会,其中最引人瞩目而且是植松伸夫亲自参与的是“Distant Worlds”系列音乐会,由于此前那些音乐会在日本和美国大受好评,因此植松伸夫等主办者想将这些音乐传播到更多的国家,于是就以“ Distant Worlds”的名义在全球多个国家的城市展开巡回音乐会,逐渐形成了一个品牌,并且推出了数张音乐专辑,而且因为有植松伸夫亲自参与,所以在选曲上经常会有新曲出现,而且因为获得了官方授权之故,所以在现场可以播放最终幻想系列中的CG等视频。
“Distant Worlds”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因为最终幻想系列音乐会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不少游戏公司开始效仿这种做法,例如CAPCOM就曾经举办了逆转裁判系列和怪物猎人系列的数场管弦音乐会,而任天堂则在几年前举办过一次塞尔达传说系列的音乐会,今年任天堂则将举办这个系列音乐会在全球的巡演,世嘉也曾举办过梦幻之星系列的纪念音乐会。再如恶魔城系列,虽然KONAMI官方没举办过音乐会,但是耶鲁大学和德国莱比锡都曾经举办过恶魔城系列的音乐会,并且演奏水准不低。
综合来看,只有大厂才具备这种举办某个系列音乐会的形式,例如SE、世嘉、任天堂、CAPCOM,而小厂往往有心无力,以日本著名小公司falcom为例,该公司多年来积累了丰厚的音乐资源,而且推出过多张管弦乐改编专辑,但是从没有举办过一场管弦音乐会,唯有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该公司和著名的伦敦交响乐团合作过的管弦乐实录专辑《FALCOM NEO CLASSIC From Studios In London City》可以令人得以想象一下“音乐会”的情景。
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即单个游戏举办音乐会,这方面的案例不算多见,主要也就是SE举办过的《最终幻想11》十周年音乐会,以及《最终幻想14》国服发布会同期在上海举办的小型音乐会。
随着国内游戏公司和玩家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欣赏游戏音乐成为一件流行而又高雅的事情,也有陶冶情操的作用,于是国内一些网游公司也纷纷举办了不少网游的音乐会,例如搜狐畅游就举办过《新天龙八部》音乐会,再如网易最近举办的《大话西游2》音乐会,虽然目前这类音乐会在国内并不算多见,但是游戏公司逐渐重视这种形式具有极大的正面意义和进步作用,而且这对于推广游戏文化和游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效果,假如将来国内更多的游戏公司推出此类音乐会,当是玩家之福(例如《剑灵》音乐会或者《天涯明月刀OL》音乐会)。
学院派正统古典音乐会
就大多数游戏的管弦乐音乐会而言,无论旋律还是编曲上都尽量靠近大众,因此不会采用太多繁杂的技法和编曲手法,但是有一些游戏音乐会则不会这么做,这些音乐会的主办者请到了那些有着相当古典乐造诣的音乐人将这些游戏音乐改编成极其正统的古典乐,这些音乐就大众而言听来有些深奥甚至晦涩,但是在普遍音乐修养很高的欧洲一些国家,这类音乐会颇受欢迎。这其实也说明了游戏音乐并不止是一种大众化的流行古典乐,也可以成为正统古典乐,虽然说还不至于影响到正统的学院古典音乐界,但是这种尝试充分说明游戏音乐可以有更多的挖掘深度和广度。
最早做出这种尝试的是德国的WDR Radio Orchestra Cologne,也就是德国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它是国际顶尖广播交响乐团,既致力于演绎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也传承了对德国交响乐传统作品的深透理解。乐团自成立以来,除了为广播电视工作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演奏以外,还曾经与许多指挥大师和演奏大师合作,并参与许多世界知名的音乐节等活动。同时,乐团还一直特别致力于音乐普及和音乐教育工作。该团以擅长演出20世纪音乐和当代音乐而著称。斯特拉文斯基、贝里奥、亨策、潘德列茨基、齐默尔曼和施托克豪森等当代著名作曲家都为乐团创作过委约作品。
该乐团近年来因为举办了数场顶级的游戏音乐会而倍受瞩目,例如至今植松伸夫的主题音乐会“Symphonic Odysseys - Tribute to Nobuo Uematsu ”,这场音乐会演奏了植松伸夫作曲的作品,除了最终幻想系列音乐之外,还有《失落的奥德赛》以及《最后的故事》中的曲子,甚至还有植松伸夫的处女作《国王的骑士》主题曲,再如演绎SE公司经典系列音乐的音乐会“Symphonic Fantasies”,这场音乐会演奏了王国之心系列、圣剑传说系列、超时空之轮系列、最终幻想系列的音乐,并且将每个系列的经典音乐抽取了多首出来然后编排成了一首曲子,更请到了这几个系列的作曲人下村阳子、光田康典、菊田裕树、植松伸夫等人到音乐会现场观看。
在对植松伸夫和SE公司的经典作品进行重新演绎之后,这个交响乐团还打造了一场以任天堂为主题的管弦音乐会,名为“Symphonic Legends”,这场音乐会出现了超级马里奥系列、塞尔达传说系列、大金刚系列乃至于《皮克敏》等经典作品中的曲子,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塞尔达传说系列组曲《THE LEGEND OF ZELDA - SYMPHONIC POEM》,这一曲长达36分钟之久,极其罕见,几乎是包含了该系列所有经典旋律。
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在演绎这些音乐的时候请到了多位严肃音乐领域的音乐人进行编曲,在编曲方面采用了很多当代音乐的技法,因此要欣赏这些音乐的门槛并不算低,因为很多曲子都将游戏中的旋律剪成了碎片分散到了各处,有些曲子的旋律则扭曲变形,此外更有些曲子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了很大的改编,还有一些旋律被混杂交织在了一起,总之这些音乐比起原曲而言,变化了很多,也升华了不少,如果是没怎么听过严肃音乐的玩家来欣赏的话,则会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但是我们要知道德国是一个古典乐遍地爬的国家,近代很多古典乐名家都是出自德国,所以德国观众们欣赏起来毫无乏味之感,反而乐在其中。
除了西德广播交响乐团之外,英国两大乐团即伦敦爱乐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也做出了类似的尝试,这两大乐团都是英国乃至于全球的顶级交响乐团,不但在古典乐领域有着深厚造诣,也曾经为星球大战系列和指环王系列等电影进行过配乐。
伦敦爱乐乐团前几年打造的《The Greatest Video Game Music》系列两张音乐专辑并且举办的音乐会颇受好评,这不仅是因为该乐团地位崇高之故,也是因为选曲的广泛,风格和类型基本上照顾到了各类玩家,此外大多基本上都是选取的那些经典游戏的主题曲,一来这些曲子玩家最为熟悉,二来这些曲子不会因为过于高深而令玩家难以消化,此外编曲方面也力求在通俗和高雅之间做到某种平衡,毕竟有着深厚古典乐修养的玩家并不多。这种平衡体现在没有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那些音乐那么深奥,但是比起VGL那些音乐而言,则更有深度一些,而且因为演奏技巧高超的缘故,所以他们演奏出来的音乐具有更强大的浑厚史诗感,这并不是任何一个乐团可以做到的事情。
很多时候植松伸夫简直就是游戏音乐的代言人,声名显赫的伦敦交响乐团涉足游戏音乐领域极少,但是他们在今年特地打造了《Final Symphony - Music From Final Fantasy》这张专辑并且举办了音乐会,主题依然是最终幻想,植松伸夫自己都坦言自己那些旋律能够被伦敦交响乐团演绎,简直就是做梦一般的事情,而这场音乐会的深奥程度并不在西德广播交响乐团那些音乐会之下,因此如果没有听过几部大部头古典乐的经验,想要欣赏并且消化这些音乐,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最吸引观众的VGL
终于说到近年来最热门也是最受欢迎的VGL音乐会了,前不久这个音乐会再度来华进行演出,也是得到了很多关注,而VGL如此热门和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定位是最为大众化的。
首先是选曲方面,比起单个系列音乐会或者其他音乐会而言,VGL的选曲涵盖最古老的8位机时代到现在的主机,并且无论是格斗游戏《街头霸王2》还是射击游戏光环系列,再到《DOTA2》这样的电子竞技游戏,以及《魔兽世界》这样历史悠久的角色扮演网游,再到《旅途》这样的独立游戏,甚至是《俄罗斯方块》这样古老的游戏,VGL都会涉及到,这个选曲范围之广是其他同类音乐会所不具备的。
VGL永远只会选择知名度最高的游戏中最经典的曲子,例如主题曲这类音乐,并且在编曲上都比较简单和大众化,不会采用太多改动原有旋律然后进行深度改编的做法,因此欣赏门槛是此类音乐会中最低的。
VGL的现场效果也是最华丽的,不但大屏幕上会播放游戏的动画CG等精彩场面,而且现场有各种炫酷的红绿灯光效果,以及一些喷雾等,再如唱诗班的人有时候会配合游戏氛围而身着黑袍,这些都使得现场演出效果更富有感染力。
VGL和暴雪的合作也是一大亮点,众所周知暴雪旗下游戏在全球都有众多粉丝,因此VGL在我国和德国等地举办过一些暴雪主题音乐会,他们也俨然是暴雪音乐在全球各地最好的传道者。
VGL特别注重和玩家之间的互动,经常会请到一些人气颇高的民间音乐演奏者演示一些特别的钢琴组曲或者是其他的乐器独奏,此外更会有摇滚乐手和管弦乐团合奏然后向观众呐喊来引爆气氛的环节,更有过请到音乐游戏高手在现场玩音乐游戏然后管弦乐团现场伴奏这样的有趣环节,总而言之,在视听方面,VGL做到了一个极致。
VGL也是在全球到过最多国家和城市的游戏音乐会品牌,在全球巡演过的国家大概是一百多个了,并且多次来华演出,和不少中国玩家结下了不解之缘,VGL往往是和当地的乐团进行合作,因此可以说是大大的促进了文化交流,而且因为到过如此之多的国家,堪称是现在全球最重要的游戏音乐传播者,影响力也是其他游戏音乐会难以比拟的。
当然在VGL之外,也有一些类似的大杂烩类型的流行化古典游戏音乐会值得一提,例如举办过几场的“PLAY! A Video Game Symphony Live”主题音乐会,但是因为该音乐会定位和VGL十分相似,但是缺乏VGL那样的精彩的现场互动效果,所以后来逐渐沉寂。
日本最有名的此类音乐会则是“PRESS START”,该音乐会自数年前创办后,每年都会在日本举办数场,但是其影响力仅仅局限于日本,而且选曲上也只会选取日本游戏中的旋律,没有其他国家的游戏音乐出现,虽然该音乐会数年前来华举办过一场,但是并不算成功,所以此后再没来华也没去过其他国家举办过。
此外还有 Video Game Orchestra这个乐团举办的同名交响音乐会也在全球很多地方举办过,定位和VGL很像,也十分注重互动环节,但是影响力要逊色一些。
此外多年前澳大利亚一个名为Eminence Symphony Orchestra的乐团也举办过一些音乐会,该乐团除了演绎游戏音乐外也会演绎一些动漫音乐,不过因为该乐团是由学生组成,在演奏方面有一些管乐不如弦乐的瑕疵之处,水准方面不如那些专业乐团,因此近年来也逐渐沉寂。
逐渐沉寂的摇滚音乐会
相比之下,游戏领域的摇滚音乐会近年来出现得很少,这或许是因为现在越来越多游戏的音乐偏向交响化的缘故,尤其是那些史诗性的3A大作都是如此。
不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可不是这样,当时摇滚乐和电子乐是游戏音乐的主流,各大游戏公司旗下也都有自己的作曲团队和摇滚乐队,例如falcom公司旗下早年的JDK BAND乐队,再如KONAMI旗下的矩形波俱乐部,当年名气最大的则是TAITO旗下的ZUNTATA,这些乐队很多都已经解散多时了,对于现在很多新玩家而言,这些乐队的名字都很陌生,但是在当年,他们都举办过多次摇滚音乐会,并且人气不低,但是现在也只有JDK BAND等少数乐队依然存在并且偶尔举办演出。
植松伸夫骨子里面是个摇滚青年,所以在几年前他自己组建过一个名为“The Black Mages”的摇滚乐队,并且举办过三次音乐会,在当时也是反响不错,主要是演奏最终幻想系列中的战斗音乐,而北欧女神传系列和星海传说系列的作曲者樱庭统则在数年前也举办过包含了这两大系列经典音乐的两场摇滚电子乐音乐会。但是这类音乐会只是昙花一现,缺乏可持续性。
“The Black Mages”乐队
最近颇为值得一提的游戏摇滚音乐会是前不久国内举办的“GAME SOUND MANIAX 2015 BEIJING LV.1”,这场在我国北京北展剧场举办的音乐会请到了光田康典、山根实知琉、佐野信义等日本的著名游戏音乐人亲自上场演奏并和玩家互动,这种近距离观看那些著名作曲人现场演奏的形式就国内而言还是第一次,以后此类活动也许会逐渐增多。
音乐会的作用
毫无疑问,游戏音乐会在近年来不但引起了游戏业内的关注,也获得了一些游戏业以外的大众和媒体的注目,而比起逐渐减少的摇滚音乐会而言,管弦音乐会不断增多,成为当下游戏音乐会的主流形式,一方面这是因为现在的游戏音乐偏交响化史诗感之故,也和游戏管弦音乐会能够带给玩家一种高大上的感觉有莫大关联,然后和正统的严肃古典音乐会比起来,此类游戏音乐会无需正襟危坐,而且因为演绎的旋律大多是玩家熟悉的,并且大多数这种音乐会编曲上并不复杂深奥,所以可以获得很多玩家的喜爱。
而且此类音乐会不但可以使得游戏公司宣传自己旗下的品牌,更能够加强玩家对于游戏品牌的认同感,而主办者也可以因此获得认可和影响力,可谓是三方共赢。
但是举办游戏音乐会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例如国内某单机游戏举办的音乐会因为请到的演奏团体水准平平,再加上磨合等问题,所以并不算成功,所以国内游戏公司若想尝试此类形式,当谨慎周密谋划布局,才能最终真正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
随着游戏音乐会越来越多,对于提升游戏业整体形象也具有莫大的促进作用,可以令社会大众认识到游戏的艺术性,改变游戏在大众领域所具有的暴力血腥等负面形象,而且通过音乐这种无形的语言,以及现场演奏这种特殊的形式,拉近了玩家和游戏音乐之间的距离,当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听过无数次的游戏中某个曲子突然在剧院舞台中响起的时候,很可能会因此而感动得泪流满面,这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动。
对于任何一个游戏音乐爱好者而言,这都是一个幸福的年代。
via:superwa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