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绝地求生》究竟是什么品类?——游戏玩法定义
以射击为核心玩法的硬核TPS
互动方式奠定开放世界游戏基础
开放设计下的即时策略元素
目标共享与策略选择产生社交性
二、《绝地求生》为什么让你上瘾?——游戏内容与体验
物理、脑力、社交三纬度下的游戏深度
开放、去设计师意志的游戏方式
心流角度解释硬核与爆红之间的“矛盾”
三、《绝地求生》的成功能否在手机上复现?——游戏玩法移植
核心乐趣提炼与玩法移植难点分析
风险与机遇
四、《绝地求生》的若干问题拓展——思考与总结
若干问题扩展
结语
附录——《绝地求生》的资源系统及其设计意义
资源系统与玩家成长诉求
资源积累与成长释放下的目标感塑造
三、《绝地求生》的成功能否在手机上复现?——游戏玩法移植
笔者相信该类玩法是具备爆款潜力的,但射击游戏类型并不是在移动端上最好的“大逃杀”类游戏,机会应该在ACT游戏类型上。
3.1 核心乐趣提炼与玩法移植难点分析
关于吃鸡手游的移植,可以再写一篇文章出来,这里限于篇幅只做简单分析。
做跨平台玩法移植的要点是提炼游戏核心乐趣,并根据玩家输入设备进行调整。
- CFM保留了移动、瞄准、射击三要素,提炼了完整的射击乐趣;
- 王者保留了公平、5V5,提炼了MOBA游戏的竞技乐趣。
而吃鸡手游需要保留的核心玩法是——射击乐趣与开放世界乐趣。
射击乐趣
要像CFM一样保留所有的射击要素以保证核心体验。
难点:对战情景的因素将导致射击玩法的操作更为复杂与困难,且核心玩法的框架下这一部分是无法割舍的。
开放世界乐趣
开放世界玩法下的策略性是吃鸡游戏不同于其他射击游戏的重要区别。
难点:难点在于地图还原。地图元素多样性及其利用价值是开放世界乐趣的核心。而最能体现开放世界元素的掩体概念,会由于过于复杂的操控反而成为使用负担。另外顾及性能等问题,掩体的丰富性不足会导致策略性与战术性的缺失。
建议
“适当”增加自动瞄准机制,降低射击操作的门槛难度,同时让掩体的存在产生更多的意义。
3.2 风险与机遇
在吸引端游核心用户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端游手游FPS玩家重叠率低),具备手机FPS游戏经验、对吃鸡玩法感兴趣的重度手机用户将是最重要的高潜玩家,该分层用户对目前吃鸡手游玩法的接受度将决定吃鸡游戏的未来走向。
风险
最大的风险即游戏的硬核属性。即使移动端再作简化,也无法回避吃鸡游戏复杂的规则与实际操作对新手玩家的高门槛与不友好。
机遇
略去“Steam账户+98首付+30月供+1080Ti”的门槛,游戏时间上也更为自由;此外组队吃鸡是非常有效的社交情景,借助我厂社交链打造壁垒优势。
via:腾讯G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