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这个游戏界面的那一刻开始,你的视角将会转变为一个贫困的看守人,也许你还会在某个转角看到一台性别转换售货亭。这段旅程会让你进行一场深刻的反思,然后去发现一些现实生活中也许并没有来得及留意,时常被你忽略了的问题。
《太空清洁工日记(Diaries of a Spaceport Janitor)》这个游戏里不仅有奇奇怪怪的外星人、像素风场景,还探讨了……性别话题。因此在开始前,我们需要提前预警本文涉及了性别焦虑的问题。
几天前的晚上,我正在直播《太空清洁工日记》。Sundae Month 带来了这个甜美而古灵精怪的游戏,让玩家扮演一位在太空站工作的清洁工,置身于色彩柔和像素风格的科幻小镇里。没错,你得清理四处散落的垃圾,但你也可以活跃于集市交易,和其他居民交谈(例如:友善的绿色泡泡、时髦的紫色算命师、戴高帽的二维乌贼),并竭力在这个古怪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但游戏里有个机制是我完全意想不到的:那就是性别转换。
起初,我遇到了一个性别转换售货亭,我还以为是个可爱的特例。也许是类似《黑道圣徒》里的某种设置,能让你改变角色的性别和外表。观看我直播的伙伴们涵盖了各种性别的人,包括跨性别和非二元性别。有人打趣道:「你这么轻轻松松就变了个性?」我们很轻松愉快的聊着这个话题。
我当时是这么想的:这是很酷也很有进步意义的想法,科幻世界里人们能轻易改变自己的性别,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自己。
但紧接着大约 20 分钟过后,事情变得严重了。
游戏画面弹出了一条消息「你感觉身体有点怪,很痒。你得再次转换性别。」这时,屏幕开始奇怪地倾斜,不断闪现着图形故障。整个世界变得乱七八糟。
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太空清洁工日记》不仅仅是个可爱有趣的小独立游戏。它还想传递关于性别焦虑的信息。
游戏让性别转换变得像进食或睡眠一样迫切,像一种生理需求 —— 它正是这样含蓄地表达了对待这件事的严肃态度。把它变成一个机制,游戏同时也探讨了它的获取途径,玩家不仅需要投入时间和注意力,还要投入金钱。而在现实世界,许多跨性别者根本无力负担治疗费用。
性别转变在游戏里是个需要严肃对待的事儿,但它从没破坏游戏多彩而怪诞的基调。我在里面也当过几次「女兽人」或「女幽灵」了。
「性别在游戏中的表现形式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想要做的,但直到最后我们才做出来。」游戏的程序员,主要开发者之一 James Shasha 这样说道。
「也许这样的陈述过于直接了?我个人不太确定 —— 我们只是想把你可能会遭遇的这样一件事加到游戏里,如果它不够(像游戏里其他东西一样)可爱、有趣,那就糟糕了。」
显然,它还是符合游戏本身的科幻主题。
Shasha 说:「这个东西最终能实现是因为主角是外星人,不会让玩家太有人类性别的实感(讲真,性别本身也并不是很有意义),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自由发挥并去尝试!」
「所以最后,玩家能忽略很多后果,去购买这种奇怪药物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而当他们服下这种药物换取新的性别时,游戏会告诉他们感觉良好。这还挺像会发生在真实生活里的事,对吧?」
Shasha 说有游戏开发组有一些工作人员是跨性别者或中性人。所有游戏里的性别转换机制和实际效果都有真实参照。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第一次遇到这个设定时感觉有些意料之外,但并没有大惊小怪。
我还问了 Shasha 他们有没有进行内容预警,想知道开发组会不会刻意忽略这点来让玩家受到的冲击更强烈。
「关于内容预警,老实说我们的确疏忽了,真不是故意的。」Shasha 说,「我们第一次发布这样的游戏,这是其中一件我们遗漏了的重要事项,确实没法给自己找什么借口。我们正在对游戏及其界面进行更新,会有个合适的标签。」
游戏谈及的现实世界的严肃问题并非只有性别。Laura Michet 在她的评测中指出,游戏强烈地表达了对阶级歧视的反对。它让玩家站在了一位贫困看守人的立场上,这位看守人日常生活中有时会被某些混蛋凌辱。当隔壁小贩售卖着奢侈的烘焙食品时(面向中产阶级的面包店),这位看守人却只能靠劣质、廉价的自动售货机食品勉强度日。
关于性别转换,无需开发者特别强调(或围绕它进行某种攻击性强且欠缺考虑的运营行为),因为信息本身已经传达的非常清晰了,它有机地适应了这个世界。而卡通外星人售卖太空色情片的部分和涉及个人经历的严肃部分实际上也并不相斥。事实上,只要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就能让这两者交相辉映,共同璀璨。
via:篝火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