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下午15点,《怪物猎人世界》这款3A大作终于和中国玩家见面。在WeGame的平台上,玩家们可以通过PC来开启这场冒险之旅。
这一次《怪物猎人世界》之所以能先于steam发售,不仅是像WeGame这样的国内发行平台的努力,更要看到的是越来越成熟的游戏引入审批的管理机制,说明主管领导部门并没有盲目地视游戏为“洪水猛兽”。
毕竟,中国的游戏产业是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中坚力量之一,这一产业急需开明高效的调控与管理,以在全球范围内输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符号。
破百万预约记录背后的调控
从WeGame放出消息要引入《怪物猎人世界》这款3A大作时,就引起了玩家们的关注,并在短时间内预约人数就突破了145万。
8月8日凌晨,WeGame通过微博平台表示《怪物猎人世界》将于当天下午15点正式上线之时,比steam上线时间提前一天,不少游戏迷在微博评论区纷纷表示满意,并为主管领导部门的开明“点赞”。
一条短短的微博,只能容纳有限的文字,《怪物猎人世界》上线这件事背后所包含信息量的,是难以用一条微博去复盘的。如果没有主管领导部门的开明政策、高效灵活的调控在支持,那么这款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3A游戏,恐怕无法如约而至。
世界游戏市场鱼龙混杂,其中既有一些充斥着赌博、软色情等不良元素的低俗游戏,也不乏一些极具普世正能量的游戏艺术品,面对《怪物猎人世界》这种“舶来品”,主管领导部门注重于探索产品本身的价值,关注产品的内核是否具备社会的正向引导力。
在经过缜密评价后,主管部门认为《怪物猎人世界》并不会造成类似“误导青少年”、过分“氪金消费”等社会不良现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玩家的一些创造力与想象力,加上游戏本身带有的庞大世界观让产品区别于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坊产品”,这些正能量因素足以打动主管领导部门来加速审批流程。
“新文创”时代的到来
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于文化产品的诉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挖掘文化产品的新价值,不仅是众多文化企业的责任,也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密切关注。
毕竟,当下的文化产值的快速扩大,只能算刚搭起一个有支撑力的“底盘”,但要想真正做强文化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获得文化主动权,还必须在“高度”上有所突破,打造出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符号。
因此,主管部门以积极开明的政策导向、敏捷灵活的管理模式,帮助国内游戏、动漫、文学、影视等文创产业加强与国际领域的交流,提高产业运转效能,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在游戏领域,像腾讯、网易、完美这样的具有强大游戏研发、运营实力的企业,也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将一批批高质量游戏送到海外市场区接受检验,并在此过程中累积大量经验,进一步促进自身游戏研发运营能力,反哺国内游戏市场。可以说,游戏“出海”已成为新的趋势。根据《2017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82.8亿美元,同比增长14.5%。相较2012年的5.7亿美元,有了飞跃的提升。
在走出去的同时,他们也积极与海外一线游戏厂商合作,将像《怪物猎人世界》这样的大作引入到国内。在国内平台的推动下,全球知名厂商开始正视中国市场的潜力,中国的文化产业也逐步进入到全球体系当中,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去获得文化主动权。
《怪物猎人世界》只是第一步
引入像《怪物猎人世界》这种大作,也是一个国内外游戏厂商合作交流的机会,提升国内游戏厂商“硬实力”的重要途径。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游戏在海外依旧处于上升期,但整体还还缺少独具特色且能够风靡全球的符号性产品,无法比肩国际的一线大厂。但在主管部门在文创方面的开明态度和不断优化审批流程的支持下,这个差距正在不断地被缩小。
游戏厂商在成为好政策受益者的过程中,也应该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要孤立地做游戏,要从一款游戏产品的开发上升至对整个游戏IP商业生态的打造,用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通过更广泛的主体连接,推动游戏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互相赋能,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产品生产与IP构建。
毕竟,游戏企业的自我定位需要从娱乐产品的供应商自觉转换成提供具有社会价值的文化内容创作者。这些新变化和探索可以预示,在有关部门的合理调控之下,伴随着中国的文创产业日系火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大作引入,中国也会将更多富含中国独有文化特色的游戏带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