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角色的加入,使《NBA Live 19》的生涯模式更具深度

篝火营地 2018-09-21
《NBA Live 19》紧跟追求男女平等的时代潮流,街头体验也很是不赖,生涯模式中却没有加入供女性角色参与的联赛。本文为您详解《NBA Live 19》中的女性球员元素,解析此次的进步是否足矣。


去年,EA Sports 的《NBA Live》系列将 WNBA 纳入其中,可谓该系列游戏的里程碑式事件。但在正式发行的游戏中, 基本上 WNBA 就只是个空架子。玩家确实可以操控 WNBA 联赛中的每支球队和球员,但只能进行单场比赛,无法用 WNBA 球队参与王朝模式,甚至没法进行季后赛对抗。不止如此,所有的 WNBA 球队和球员都没有专属的解说词。

EA 在 7 月份宣布在《NBA Live 19》的生涯模式中加入了女性角色,这一举措也确实称得上是又一座里程碑。上文中 EA Sports 的言论在去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但在《NBA Live 18》之中,EA 却将 WNBA 相关内容一笔带过,处理的十分草率。所以 EA Sports 确实该更仔细地思考究竟今年怎么设计这方面的内容,才能挽回一些好感度。

《NBA Live》的生涯模式叫做「The One」,我的女性角色在里面升到了 20 级。玩了这么久之后,我感觉游戏的开发者 EA Tiburon 确实给女子篮球,以及女子篮球的粉丝们设计出了一个较为诚恳,颇具深度的生涯模式。但是你的女篮巨星却没法参加任何与 WNBA 类似的篮球联赛。要求开发者设计出一套独立的,适用女性角色的生涯模式,确实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任务。即便如此,游戏中没有女篮联赛,依旧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因为对于《NBA Live 19》中的男性角色而言,进行 NBA 赛事正是游戏体验的核心。

但是女性的加入仍使生涯模式更具深度,不管玩家会不会选择女性角色,这都让快速比赛和街球之旅变得更有意思。并且对于女性角色来说,街球之旅的体验确实要比生涯模式好很多。

男女混合团队竞赛:体育游戏之先河

《NBA Live 19》并不是第一款内有女性角色的体育电子游戏。EA Sports 的《FIFA》系列过去的四作中都有女足国家队,《NHL》系列游戏自 2011 年起就能创建女性球员,玩家也能在 Be A Pro 模式中选择女球员。《EA Sports UFC 2》和《EA Sports UFC 3》中也有女格斗家,在生涯模式中不会被区别对待,这还成为了游戏的一大卖点。

但我们之所以说《NBA Live 19》开创了先河,是因为里边真的有男女混合的团队竞赛模式。如果玩家能够创造女性角色,还能与男性选手同处一队,这确实是件大好事。但实际上,这只是给了玩家一个游戏形象上的选择,仅此而已。在《NBA Live 19》之中,AI 也可以操控女性球员,充当玩家的队友和对手,很有诚意。不管玩家所选的角色是男是女,他们都会在游戏中的 Pro-Am 世界巡回赛中遇到女性球员。与其他玩家对战的 Live Run 和 Court Battles 模式里也是如此。

在巡回赛模式中,我所面对的对手们更有趣了。大多数情况下,根据所在城市或球风的不同,他们的形象也会有变化。有时候对手全部都是男性,有时候坎达丝·帕克(Candace Parker)或阿利·奎格利(Allie Quigley)等女性球员也会加入其中。女性球员的加入,让这个模式的内容更充实,也更有意义了。巡回赛开始前会播放一段过场动画,双方球员走入场地,开始热身。女篮巨星跟男性选手并肩作战,有点类似于打着巡回赛旗号进行的体育宣传活动。如果我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无所事事,还挺乐意在体育频道上看这种男女混合制比赛的。在现实世界中,德鲁联赛(Drew League)和古德曼联赛(Goodman League)(二者也都是《NBA Live 19》生涯模式的一部分)等表演赛的热度与日俱增,这也显示出观众对于不那么循规蹈矩的街球比赛有着很浓厚的兴趣。

而在游戏性方面,《NBA Live 19》的女性球员和男性球员拥有可共用的属性、动画和外观(游戏里确实有女球员专属的动画,比如布列塔尼·格里纳尔(Brittney Griner)的跳投或玛雅·摩尔(Maya Moore)的上篮,但这些动画同样可以给男球员使用)。在属性方面,无论是男还是女,只要速度属性的数值相同,跑起来都一样快。以此类推,扣篮属性为 80 的女球员也会和扣篮属性同样是 80 的男球员一样,屡屡送上灌篮好戏。


这个设定不算惊艳,但游戏也没有为了保证的男女平等,而过度提升哪位女球员的属性。在捏人环节里,这种平等却体现的格外明显。当玩家创造一位打内线的女球员时,她的身高一定在 6 英尺 4 英寸到 7 英尺之间(甚至比这更高)。WNBA 最高的现役球员是格里纳尔,她的身高是 6 英尺 8 英寸。因此,如果说玩家想创造一位较为贴合现实生活的女球员,那么相比于位置,更应该关注打法。或许也可以考虑改变艾琳娜·戴勒·多恩这种球员的位置,多恩身高 6 英尺 5 英寸,出任小前锋,玩家可以把她的位置改为得分后卫。无论如何,多恩属于「侧翼得分手」,这个属性分类比她所出任的位置要更重要。如果您想创造一位擅长控制篮板和低位防守的女球员,那就该让她长得特别高。

其他地方也会凸显出球员之间的身高差。坦率地说,看上去有点滑稽。如果玩家操控的球员忽略了自己需要盯防的球员,转而防守了其他人,那么 AI 队友会稍微发一下愣,造成防守错位。当 7 英尺高的乔尔·恩比德在一场 5 V 5 的比赛中防守 6 英尺高的玛雅·摩尔,场面会一度非常好笑。摩尔的速度更快,她在恩比德面前左突右晃,使得恩比德失位,无法在防守时发挥出真正的实力。但片刻之后,当摩尔突入底线,恩比德又会把她抛射出去的篮球一巴掌扇到看台第五排。当然,这本来就是他应做的任务。

街头球员群星荟萃,但团队比赛缺乏真实感

世界巡回赛、街头战(Court Battles)和 Live Run(生涯模式的「街头」部分)的游戏节奏欢快又迅捷,十分符合人们心中对街球的期待。但完成了巡回赛中的五站后,我逐渐意识到,我控制的男球员参与的这些街头比赛跟他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完全不同。Pro-Am 世界巡回赛以明星球员作为核心,所谓「明星球员」,其实就是由玩家操控的球员。哪怕玩家的水平只能算凑合,依旧可以主宰比赛,操控自己的球员独闯龙潭,完成进攻(是男是女无所谓)。这个模式里没有比赛战术,也不能换人(理所当然),先到 21 分者胜利。


生涯模式中缺少 WNBA 的内容,也意味着操控女性球员的玩家将错过更加经典的团队游戏模式,此模式仅向踏上 NBA 赛场的男性球员开放。男篮和女篮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并不只是身高和体重上的生理差异。女子篮球更强调空间、跑位和球的转移,而男子篮球更重视持球单打。我已经解锁了足够多的女球员,都能组建一支全部由女性组成的队伍了。即使她们全都是 WNBA 的全明星优秀选手,但她们还是只能打各种非正式的比赛。一个足够完善的生涯模式中,至少该有足够的角色能让我操控或对抗。

去年 EA Sports 宣布 WNBA 即将亮相后,EA Tiburon 的高级制作人麦克·马哈尔(Mike Mahar)告诉我,他们正在想办法将女性球员融入游戏,而非止于昙花一现。我当时还以为玩家在《NBA Live 18》的正式版里就能创造女性球员,不过他们至少在一年之后兑现了诺言。男女球员皆可以参与生涯模式,该模式帮助玩家实现了成为街球场传奇的梦想。就像《MLB The Show》和《FIFA》的生涯模式一样,让我沉迷其中。

前面说到了生涯模式中的街头部分是《NBA Live 19》中最有创造力,也是最有趣的部分,而且做到了男女平等。但 EA Tiburon 在女篮的内容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粉丝们对于男女完全平等的期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实现。眼下,开发者对于《NBA Live 19》中女性球员部分的处理方式尚可理解。毕竟为了将 WNBA 加入生涯模式,所要做可不仅仅是「旧瓶装新酒」,把 NBA 的队服换成 WNBA 的那么简单。还需要考虑赛程的安排,需要考虑季后赛。为了让横跨数年的职业生涯更为真实,他们还要考虑伤病、退役和交易逻辑这种略显琐碎的东西。并且要设计选秀机制,再设计好每年加入联盟的新球员。

但如果在下一代《NBA Live》之中,女性球员所能做的事情还是比男球员少的话,那「拥有女球员」这个特性就不存在什么重大意义,更算不上优秀了。本就有人质疑本作里的女性纯粹是第二梯队的参与者,那如果下一作女性球员的内容还是没有丰富起来,那这些人的质疑倒是变得十分合理了。《NBA Live 19》刚发售一周后,玩家就开始对下一代的《NBA Live》产生了许多期望,就让我们再多给 EA Sports 一些时间,让他们去努力满足这些期望吧。至少 EA Tiburon 在这一代的《NBA Live》之中让女性球员来了一个意义深远的亮相,她们的出现也增添了游戏的趣味。最重要的是,女球员对于《NBA Live 19》生涯模式的整体体验是有着卓越贡献的。即使我选择的是男球员,我还可以在比赛中和女球员对抗,游戏体验仍会因此而提升。

via:篝火营地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参与评论

商务合作 查看更多

编辑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