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三生三世(下)

作者:何加盐 何加盐微信公众号 2019-07-11
接上文:腾讯的三生三世(上)


5

上市给马化腾带来的,除了财务自由以外,更大的收获,是一个毕生的事业搭档。

腾讯的上市承销商,是高盛;高盛负责与腾讯对接的人,叫刘炽平。

刘炽平比马化腾小两岁,出生于北京,6岁移居香港,在美国读的大学,拥有斯坦福的电子工程硕士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的MBA学位,毕业后曾在麦肯锡做咨询顾问,后来加入高盛。

与马化腾第一次见面时,刘炽平已经是高盛亚洲投行部的执行董事。他们两个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当时马化腾本来在众多投行中拿不定主意选那家作为承销商,刘炽平让他感觉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除了刘炽平的名片上印了QQ号,让马化腾很温暖,刘炽平普通话特好,让马化腾很舒服外,最让马化腾欣赏的,就是脾气的对路。

别的承销商都建议马化腾把市值做高,多融资。刘炽平则建议马化腾保守一点,慢慢来。这让一贯低调务实的马化腾耳目一新。

刘炽平还一阵见血地指出腾讯最大的问题:业务收入过于依赖中国移动,未来一旦生变,公司没有自我造血的能力。这让马化腾有找到知己的感觉。

腾讯上市的过程中,马化腾就向刘炽平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他能加入腾讯。不过,由于甲方乙方的关系限制,刘炽平一直等到腾讯上市半年后,才正式加盟。这个工作变动,让他的工资少了2/3。

刘炽平/图源:腾讯官网

刘炽平向马化腾要的职位,是CSO,首席战略投资官。他的加入,让腾讯从一家没有战略远见,只知道闷头做产品的公司,从此有了仰望星空的人,对腾讯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刘炽平很快就在腾讯显示出了独一无二的作用。他帮助腾讯平息了股价的异常波动,提出了腾讯的五年战略规划,并主导了一系列的并购。

仅仅一年以后,刘炽平就从首席战略官升任腾讯总裁,成为仅次于马化腾的企鹅帝国二把手。到了2018年,刘炽平的年薪超过3亿人民币,并且作为腾讯第二大个人股东,拥有0.52%的公司股份,合人民币156亿元。

2005年,刚刚履新不久的刘炽平,还完成了一笔漂亮的收购,他从博大公司买下了一个名叫Foxmail的产品。这个产品本身虽然也很不错,但是更诱人的,是一起打包购入的Foxmail的20多人团队。该团队的负责人,正是“马站长”曾经的网友,张小龙。

若干年以后,张小龙会成为腾讯公司、乃至中国互联网界的传奇。

4

腾讯上市、刘炽平加盟、收购张小龙,加上马化腾大婚和腾讯乔迁新居,那一段时间,马化腾与腾讯,喜事不断。

但是,危机也在暗暗酝酿。

在中国的无线通信发展大潮中,中国移动盈利丰厚,但是却仍不满足。看到腾讯在和移动的合作中分去大部分利益,现在觉得已经不需要腾讯帮忙推广的移动,开始向腾讯下手了。

其先是调整双方合作的明星项目“161移动聊天”的分成比例,从腾讯嘴里每月夺走400万净利润。然后又把QQ短信的分成比例从15:85调整到50:50。

最狠的2006年使出的一招。那一年,中国移动决定自己做即时通信软件,推出了“飞信”。为了推广飞信,移动向腾讯提出了非常严苛的城下之盟,并宣布到年底停止一切移动梦网聊天业务。

这些举措,使得腾讯的股票急剧下挫,腾讯不得不三次回购股票,稳定股价。同时,不顾一切地提高其他业务的收入,减少对移动的依赖。

此前,腾讯也曾经有过一系列的自救措施,在几年间,相继推出QQ秀、游戏、门户广告等其他能带来盈利的业务。但移动增值业务,始终还是最主要的盈利渠道。

现在这一渠道面临关闭,马化腾和腾讯,必须得寻找更多新的盈利法门。

腾讯相继推出了“QQ空间”、“QQ农场”等新产品,并采用了“红钻”、“黄钻”等会员体系。

在几年前曾经尝试收费注册而未能成功的腾讯,现在却通过“QQ会员”体系,意外找到一条高速增长的道路。那些年轻的QQ用户们,不愿意为注册一个QQ号而付费,但是却很愿意为购买一个虚拟的头像、一套虚拟的衣服、一件虚拟的道具而付费。

红钻、黄钻、绿钻等包月服务的推出,让腾讯终于能够脱离移动的束缚,自我造血成长。这一模式是完全中国式的创举,被国际知名互联网分析师玛丽·米克誉为“虚拟商品货币化的代表和领先者”。

而QQ农场的火爆,更是让腾讯的用户数和收入像是坐上了火箭。据吴晓波在《腾讯传》里写道:

“《QQ农场》给腾讯带来的收入,是一个从来也没有公开过的秘密……但是可估算,每月收入在1亿元左右……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保守的估算。”

QQ农场/图源:QQ官网

而更可观的收入,来自游戏。

腾讯游戏起步于2003年,但刚开始的尝试完全失败。管理层本身的意见不统一,只有马化腾认为有必要做,张志东坚决反对,其他三人则不表态。后来是曾李青陪马化腾到美国参加了一个游戏展,才改变了主意,让支持游戏派占了上风。

但是,尝试了一年后,腾讯游戏部门铩羽而归。花大价钱引进的《凯旋》,沦为鸡肋。

2004年,马化腾重新任命了任宇昕作为游戏部门负责人。任宇昕挑选了精锐人才,从最简单的棋牌游戏入手,再到小型休闲游戏,再到休闲竞技游戏,最后到大型网游,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腾讯一度采用了“完全模仿”策略,游戏界面全面抄袭当时最流行的游戏,让用户没有转换成本,然后挟QQ的巨大流量,从QQ引流到游戏,一下子把原来的联众、盛大、网易等游戏巨头,全部打得落花流水。

仅仅几年,腾讯游戏在市场份额就成为第一,其一家的营业收入就超过了中国市场上所有其他公司的总和,并且占据了腾讯全部营收的一半以上。从收入和盈利的角度,后来的腾讯,已经变成了一家游戏公司。

腾讯经典游戏“王者荣耀”/图源:QQ官网

5

尽管钻石会员、QQ农场和游戏让腾讯的收入大增,早就足以摆脱中国移动的掣肘,成为一台疯狂的赚钱机器,但马化腾还不满足。

他指使着腾讯这头怪兽,突入每一个可能的领域。

从门户网站、到搜索、到电商、到团购,甚至到安全领域,腾讯无孔不入,把市场上的小玩家屠杀殆尽,所过之处,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这种疯狂突进的战略,终于造成了腾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机。

2010年7月,中国互联网被一篇文章引爆,标题是触目惊心的“‘狗日的’腾讯”,封面图是一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小企鹅,身上被插了三把刀,鲜血淋漓。


该文是《计算机世界》当期杂志的封面文章,却不知为何提前两天被放到网上,并被发到了每一个流行的论坛。

作者许磊举了美团、联众、4399小游戏、奇虎360等公司的例子,控诉腾讯通过模仿、抄袭,利用QQ强大的流量和巨额的资金,充当业界的搅局者、掠食者和终结者,让其他公司无路可走。

文章借用新浪总编“老沉”的话说:

“某网站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染指的领域,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与全网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许磊并指出:“(腾讯)肆无忌惮地山寨,……其产品无一不是山寨货,这也是腾讯遭人恨的根本原因。”

在腾讯紧急召开的危机应对会上,高管们面面相觑,整整十几分钟,一句话也说不出。最终,也没有一个人能提出一个有效的应对方案。

危机发酵了几天后,也许是由于腾讯公关部的工作做得好,或许是其他原因,互联网的大V们,并没有大举跟进。

事情渐渐平息。但腾讯作为“全民公敌”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而更可怕的灾难,还在后面。

两个月后,国庆长假的前三天,周鸿祎掌舵的奇虎360突然推出一款名为“360隐私保护器”的产品,声称QQ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偷窥用户文件与数据。用户装了这款产品之后,电脑会弹出一个对话框,上面写着“共有××个文件或目录被QQ查看过,其中××项可能涉及您的隐私。”

同时,周鸿祎还通过微博发表强烈指责腾讯的评论,通过360浏览器网站开通抨击腾讯的专区,通过博客发表文章,甚至还逐一给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人打电话,问对方“你知道你在行业里的敌人是谁吗?”

一时间,360公司以360度无死角的攻势,对腾讯发动了猛烈攻击。

事后来看,这场攻击的发生,是一场必然。

360的核心业务,是安全软件,而一旦腾讯进入这个领域,在QQ的庞大流量和腾讯的巨大资金夹击制下,360将无处可逃。

马化腾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他就算意识到了,可能也认为就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至于腾讯所过之处,是否寸草不生,那不关他的事。这种行为和心态就和三体人来到地球时毫无二致——“毁灭你,与你何干?”

在这种我行我素、藐视一切的心态之下,腾讯先是推出了QQ医生,然后又将其升级为QQ电脑管家,这款软件的功能与360安全卫士大量重叠,具有完全可替代性。

一时之间,市场都在等待着又一场光天化日之下的猎食行动,再次上演。360眼看着即将被杀戮致死。

正是在这种濒死的境况之下,周鸿祎不顾一切地发动了致命一击。

腾讯的反应,一如既往地迟缓。从周鸿祎发动进攻,到国庆长假开始,腾讯没有任何回应。国庆7天,腾讯还照常放假。等到假期回来,网上已经是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

一直到10月11日,腾讯才在QQ弹窗里发表了回应的声明,并于几天后向法院起诉,以及纠集同行谴责360。

这些回应,完全无济于事,不仅没能解除公众“QQ究竟有没有窥探我的隐私”的疑虑,反而因为“以大欺小”的姿态,引起了公众的进一步反感。

10月29日,马化腾的39岁生日,周鸿祎送上一份厚重的大礼——推出“360扣扣保镖”。

“扣扣保镖”宣称是QQ的伴侣产品,能保护QQ,让用户的体验更好。而腾讯的工程师检测发现,“扣扣保镖”存在严重后门,包括QQ安全中心会被360安全卫士替代,QQ用户关系会被导入到360平台等,也就是说,QQ用户会被360截留,变成360的用户。

在腾讯看来,“这是全球互联网罕见的公然大规模数量级客户端软件劫持事件”。马化腾悲愤哀嚎:“再过三天,用户可能全军覆没!”

如果说前面的攻防中,是QQ把360逼上了绝路,那么周鸿祎的猛烈反击,也把马化腾逼上了绝路。

第二天,腾讯向深圳市公安局报案,并向工信部投诉。

第三天,当周鸿祎正乘车前往公司时,接到搭档齐向东的紧急电话。齐向东告诉他,公司来了30多个警察,让他赶紧逃,能飞哪儿就飞哪儿。

正好周鸿祎随身带着护照,他一查看签证有效期,当前马上可以去的有日本、香港和美国。他当机立断,让司机掉头前往首都机场,买了最近一班飞机,直飞香港。

很多年以后,周鸿祎在他的书《颠覆者:周鸿祎的自传》中讲述这段历程时,用了这样一段话结尾:

“如同《盗梦空间》里某一幕的重演,男主人公来不及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孩子,就被带走了。而此时此刻,我最想见到的,也是自己的孩子。”

接下来的一章,周鸿祎又引用《创业维艰》的一段话作为开头:

“真正的难题不是拥有伟大的梦想,而是你在半夜一身冷汗地惊醒时发现,梦想变成了一场噩梦。”

那段时间,周鸿祎一个人躲在香港家中,不敢回国,想必他经常会半夜一身冷汗地惊醒吧。

周鸿祎/图源:百度百科

腾讯这头,马化腾终于做出了最决绝的反击。

11月3日,“扣扣保镖”发布后第五天,中国互联网公司斗争史上最经典的一幕出现了。

晚上6点19分,腾讯发布了《致QQ用户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开头的:

“亲爱的QQ用户,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们刚刚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


也就是说,以后用户必须在QQ和360之间“二选一”,有他没我,有我没他。

这封公开信瞬间传遍整个网络,网民怀着无比的热忱,搬着板凳抱着西瓜,围观这一场闹剧将如何收场。微博甚至掀起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的造句狂潮。此后多年,这句话仍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网络梗。

其后,工信部出面调停,要求360和腾讯向社会公开道歉,停止互相攻击,并确保相关软件兼容和正常使用。

在国家力量介入之下,这场战争终于平息。但其影响却异常深远,甚至用“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来形容,都不为过。

6

“换了人间”的主要是腾讯。

在“艰难的决定”一个星期之后,腾讯迎来了公司成立12周年纪念日。

尽管那时与360的战争仍在进行,但腾讯还是按原计划举行了4000人的盛大庆典。马化腾发表完演讲后,意犹未尽,又回到办公室,用两个小时时间写了一封长长邮件,发给全体员工。

在这封标题为《打开未来之门》的邮件中,马化腾写道:

“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从未遭到过如此巨大的安全危机。

……

作为公司领导人,我个人有必要在此刻进行反思:

……

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要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过去,我们在追求用户价值的同时,也享受奔向成功的速度与激情。但是现在,我们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

……

腾讯的梦想,不是让自己变成最强、最大的公司,而是最受人尊敬的公司。”

腾讯餐厅的“勿忘初心”餐巾纸包装

多年前,在腾讯开始QQ注册收费时,马化腾曾经斩钉截铁地说:“腾讯不会被骂死,但是会失血而死。”

那个时候,他们并不顾忌承受大众的骂声,只要能活下来。

而现在,腾讯发展到了这个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活下来的目标。他们的行动策略,却还是不顾一切地活下来,结果把自己活成了全民公敌,活成了“狗日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一个经典理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狗日的”腾讯》这篇文章,和360的这场大战,也许让马化腾认识到,他和腾讯,早就超越了生理和安全需求的阶段,该追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了。

在“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公司”这一光辉理想的照耀之下,腾讯开始了剧烈的转向。

腾讯接连开了十场名为“诊断腾讯”的专家座谈会,邀请72位专家批评腾讯。马化腾要求腾讯每一位高管必须至少参加一场诊断会。会上,很多专家的言论非常尖锐,甚至是激烈攻击,但是腾讯的人,不能辩解,只能默默听着。

腾讯的经营理念从封闭、独占,逐渐变成了开放、共享。竞争策略从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变成了春风化雨润泽万物。

马化腾公开宣称:现在腾讯的战略是“半条命”。我们把公司一半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一半交给合作伙伴。

原来的腾讯,做搜索、做电商,走一切能走之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后来,腾讯把搜搜给了搜狗,把拍拍网给了京东。它没有把搜狗和京东打死,反而投钱、给流量,让他们做得更大。

腾讯还建立了产业共赢基金,投了美团、投了滴滴、投了拼多多、投了知乎、投了B站、投了同程艺龙,投一切能投的公司,并在微信和QQ的接口开放给他们使用,让他们能在巨大的流量支持下快速成长。

从前,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创业,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腾讯进入这个行业,你怎么办?后来,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创业,都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如何能获得腾讯的投资?

从那以后,腾讯在公众中的名声,开始一点点地改变。到了2019年,腾讯提出使命和愿景升级为“科技向善”,网络上已经没有多少嘲讽的声音,更多是严肃的讨论和期待。


7

上面所说的改变,是几年之内发生的事情。

时间拉回到2010年,当时的人们,包括马化腾自己都认为,周鸿祎发动的攻击,是腾讯历史上最凶险的时刻。

但其实不是。

在周鸿祎发起攻击之前3个月,腾讯最凶险的时刻,就已经开始。

2010年6月8日,乔布斯在美国旧金山莫斯科尼会展中心发布了iPhone4,这款令人惊艳的手机迅速火遍全球,把人类社会向智能手机时代狠狠往前推进了一步。

中国的智能手机用户,也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

中国人正在全速迈进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时代!


腾讯是PC时代的社交巨头。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腾讯的起步很晚。

在360和QQ鏖战正酣时,新浪微博的用户数,已经悄悄突破了5000万,并且还在以月均千万的势头在猛增。

对坐拥QQ数亿用户的腾讯而言,这个数字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微博的用户,主要在手机端。而且,当时几乎所有的热点事件,都是在微博引爆。

腾讯也做了腾讯微博,并很快宣布用户数突破了一个亿。但是,用户并不买账,大家还是喜欢刷新浪微博。

如果新浪微博成为移动端的第一社交软件,那么以社交作为最核心业务的腾讯,将像曾经的诺基亚、柯达一样,被时代抛弃,以PC时代社交王者之尊的身份,在移动互联时代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结局。

在5年以后和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的谈话中,马化腾说,微博崛起,是腾讯面临的最大的危机。

那些天,一边是周鸿祎的步步紧逼,一边是微博的蒸蒸日上,腾讯帝国的崩塌,似乎指日可待。

这时候,一个单骑救主的常山赵子龙横空出现了。

这个赵子龙长得并不帅,他的武器也不是左手青釭剑,右手亮银枪,而是左手键盘,右手健牌(香烟)。

他就是张小龙。

张小龙是90年代就名满天下的天才程序员。他单枪匹马写出了Foxmail软件,震惊了当时的中国互联网圈。后来,Foxmail被博大公司收购,3年后又被卖给了腾讯。

马化腾与张小龙自1998年成为网友,到收购Foxmail时,已经相交7年。

他给与这位很有性格的奇人充分的尊重。张小龙不愿意去深圳办公,马化腾就专门为他设立广州研究院,让他可以在广州办公。

张小龙爱打网球和高尔夫,水平高到网球是全公司冠军,高尔夫是世界冠军(职业-业余配对赛),可想而知花了多少时间在上面,但马化腾从不干涉。

被腾讯收编之后,张小龙负责QQ邮箱。在他接手以前,QQ邮箱奇烂无比,是一个简直称得上腾讯耻辱的垃圾产品。张小龙生生把它打造成为国内邮箱第一名,获得了腾讯内部最高荣誉的年度创新大奖。

张小龙/图源:百度百科

那一晚,正与周鸿祎缠斗得焦头烂额的马化腾,照常半夜查邮件,看到张小龙发来一个产品开发提议。

这是一款模仿上个月美国新出的kik APP的产品,移动端的即时通信软件。马化腾当即回复:马上做!

张小龙和马化腾用最快的速度给这个产品立了项,马上开始动工。与张小龙同步进行的,还有另外两支队伍,这是腾讯惯用的赛马机制。

最终是张小龙团队胜出。70天以后,第一版产品发布了,在马化腾的提议下,它被命名为:微信。

张小龙没有要求QQ为微信导流,他想看看微信本身的生命力。他把马化腾的“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产品开发理念用到极致,不断推出图片发送、语音聊天、摇一摇、漂流瓶、查看附近的人等新功能。

10个月后,微信用户数以每月6百万的速度增长,马化腾长出了一口气,说:“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马化腾对微信的评价是:我们终于拿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站台票。

后来的微信,仍在不断进化,陆续推出了朋友圈、公众号、微信红包、微信支付、小程序等新功能。到今天,微信的每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1亿之多。几乎每一个用手机上网的中国人,都是它的用户,我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早已经牢牢地和微信绑在一起。

凭借微信这张站台票,腾讯搭上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列车,而且是速度最快的高铁。

8

2019年,马化腾已经48岁,腾讯已经成立21年。

据说互联网时代,七年就是一辈子。按照这种说法,腾讯已经经历了三生三世。

它曾经坐拥深受用户喜爱的好产品,却无力供养,走投无路,差点卖身。为了能活着,它用一切能想到的法子赚钱,而顾不上别人骂它“什么都是抄的”,“想钱想疯了”。

它曾经是一个令人生畏的捕猎者,杀联众、斗MSN、打360、对战百度和阿里,被视为“全民公敌”,甚至被人破口大骂“狗日的”。

它曾经作为PC时代社交巨头,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眼看着新浪微博一骑绝尘,而自己动作迟缓,转型艰难,不知所措。

但在每一次危难之时,马化腾和他的团队,总能咬牙坚持,团结应对,最终化险为夷。吊诡的是,腾讯还总有贵人相助,或者英雄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社交王座似乎天命所归。

它接连度过了资金危机、竞争危机、舆论危机、转型危机,每一次转身,都比上一次更加成功。

它从一个只有5个人的小公司,成长为员工人数超过4万,营业收入超过4千亿的庞然大物。

腾讯大厦/图源:腾讯官网

但是,成长并非没有代价。

在腾讯的历史上,每一次华丽进化之后,新获得的优势,又总会成为下一次危机的根源。

腾讯最新一次的进化,是从什么都做,变成什么都投,其投资已经遍布半个中国互联网江山。

而当它发现,原来投资比自己攻城略地更轻松、来钱更快、名声更好时,曾经是腾讯立身之本的很苦、很难、很累的不断创新、不断竞争的工作,还会有激情去继续做好吗?

2018年一篇题为《腾讯没有梦想》的刷屏文章,就说到了这个问题。

作者潘乱认为,腾讯已经从一家科技公司变成了投资公司。它正在丧失产品能力和创业精神,变得功利和短视,其强项不再是产品业务,而是投资财技。

马化腾、刘炽平、张志东都对这种说法进行了回应。

马化腾说:“……产品团队有更大的决心和耐心做出更优秀的产品。因为这也是我的初心。从写第一行代码开始,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产品,而不是赚多少钱。”

刘炽平说:“腾讯是一个比作者想象更大的组织和生态,每一个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发挥自己的力量。”

张志东说:“文章有不实的Bug,但尖锐批评是好事。鹅厂……距离科技改变生活还有距离,是问题也是机会。”

从腾讯三巨头的回应来看,他们面对外界的不理解、不认可,心态很平和,并且把目标放在“更好的产品”、“追求自己的理想”、“科技改变生活”这些长远的事情上。

我一直都主张,价值观对一个大公司的发展,无比重要。腾讯从只顾抄袭、唯利是图,到做强做大、成为王者,再到受人尊敬、科技向善,这种价值观的进化,比能力的进化更重要,更强大。

从马化腾、刘炽平、张志东等人格局的提升,我看到了腾讯未来走向伟大的希望。

吴晓波说:你难以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而经历过三生三世,不断重生的腾讯,就是一座正在喷发中的火山。

(注:本文很多素材参考了吴晓波老师的《腾讯传》,特此感谢。该书是目前我所见写腾讯的书中,资料最详实、最内幕的一本。如需进一步了解腾讯的,推荐购买阅读该书。)

参考文献:


1.腾讯传,吴晓波,浙江大学出版社。


2.对话钱颖一,马化腾首谈创业经、领导力、成长史,刘杰、王晓冰整理,公众号“腾云”。


3.腾讯没有梦想,潘乱,公众号“乱翻书”。


作者:何加盐  
来源:何加盐微信公众号
原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xGp6qO3qcPFUKw4zgKPzUg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参与评论

商务合作 查看更多

编辑推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