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理这种文章是制造焦虑的,或者励志,或者卖课。本文都不是,讲点半真半假的段子。有读者把这个号称之为喜剧公众号,喜剧的内核都是悲剧。
1-前两年,帮朋友推荐个制作人的岗位。
朋友大厂出身,有多个较为成功的上线项目,最近几年在中小公司当中流砥柱,推到某家大公司,对面HR头脑说,都挺好,就是快到35岁了。
HR头领又说:听说你人不错,你真的不考虑吗?
我说我比推荐的这个人大10岁,你们真的会考虑吗?
于是彼此尴尬和礼貌的经验都获得提升。
2-具体岁数
好几年前,一家数字开头的游戏公司HR联系。
我说:听说贵公司不招35岁以上的。
HR说:我们领导说了,可以放宽2岁……
我说:2岁就是35+2,37公司我也超过了,我现在要39开头这样的公司,再过几年过去可能要去51开头的JOB,等58同城的公司收留……
HR笑着说:业内还有数字公司是91、99呢,你怕什么?
我说:确实还有360,4399,17173这样的数字公司呢……可惜喝不到鸟生鱼汤,等不到老而不僵。
3-中国电影史有个故事
在七十年代末著名的国产电影《小花》中,并没有选刘晓庆担当女主角,理由是女主角是个18岁的女孩子,刘晓庆已经26岁了,不适合演少女……
没想到过了四十多年,这句话也很适用。
所以人适合不适合什么工作或者职业,也不必急着下定论。
4-《射雕英雄传》小说中
《九阴真经》的制作人黄裳为了战胜对手,融合道法,苦练数十年,终于成为绝世高手。等他出门找昔日的仇敌报仇,几乎全部死了。让郭靖猜猜什么原因,猜“天花”“鼠疫”“口蹄疫”“非典”都不对,原来是这些人岁数大了,基本都老死了。
所以有时候看年轻的争斗,真没啥必要。
据说游戏人都死得早,把身体照顾好最重要。
5-在业内待久了,混久了
领导同事群友多有身居高位的,当年大家常会说:以后没饭吃了去找你啊!大家都是欣然点头,说些“总裁VP宁有种乎”,“苟富贵,抱大腿”之类的话语。
前两年疫情后,想起往事,便找了一个某游戏大厂的高管,说自己没饭吃了,请他安排一下,然后他真的请我吃了顿饭。
我把这件事在群里当笑话说:
很多人都说:天哪,他居然真的请你吃饭了!太感动了!
查了下历史,果然,陈胜确实在耕田的时候对同伴说了“苟富贵,勿相忘”,后来陈胜把投奔来的伙计给杀了。
6-你在游戏业内够不够分量
有个鉴定标准是,你离职就职的事能否上业内新闻,能否值得游戏媒体的主动报道?如果你有了岁数,还上不了新闻,那么离职尚未出名,(同志)在职还需努力啊!
来源:老瞿的游戏冷话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R51IhPjNuKUEsY6PyHi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