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kecon: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游戏线下聚会

作者:药荚 篝火营地 2020-08-05

对于喜爱音乐 —— 尤其是关注欧美音乐圈的人来说,应该或多或少都听说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The Woodstock Festival)。这场 1969 年 8 月在美国纽约一座农场举办的大型聚会,多年来始终都被誉为影响力最大、最具纪念意义的摇滚音乐活动之一。

作为一场由民间人士赞助筹备的聚会,它聚集了众多当时著名 —— 或是还未成名的音乐人。这场音乐节被视为当时美国年轻一辈的反抗,通过音乐向世人传达「和平、反战、博爱、平等」的精神。其规模达到了四十多万人,无数嬉皮士与摇滚青年们,在这为期 4 天(原定 3 天)的活动中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乌托邦,甚至产生过「音乐拯救了世界四天」这样的评价。

尽管后来有一些「复刻版」,但影响力都不如最初这场

这场音乐聚会的其中一个特色,在于它所传递出的自由奔放的气质,与各种官方举办的音乐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这种形式虽然很混乱,但也有着独一无二的魅力。而游戏行业里,也有一个历来被誉为「游戏界伍德斯托克」的活动。那就是表面上以庆祝 id Software 游戏王朝为理由,实质上是玩家狂欢节的北美大型线下游戏聚会 —— Quakecon。

一场源于民间的赛事

宽广的展会大厅中灯光逐渐熄灭,原本熙熙攘攘的人们此时奇迹般地同时停止了交流。他们一齐打开自己面前的主机,通过数千个显示屏照亮了整个场地。计算机设备运转的声音,与再次响起的玩家欢呼声将会场再次「点燃」,宣告着 QuakeCon 一年一度的 72 小时狂欢再次到来。

自从 1996 年开始,每年在位于某一家酒店(通常是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地区)、会场或是别的什么能举办大型聚会的地方,都会重复上面这一幕。全球成千上万的游戏玩家,带着自己的个人电脑 —— 偶尔也有别的游戏设备聚集到此地,投身到为期 3 天的聚会活动当中。

QuakeCon 与绝大多数游戏公司活动都不太一样

这是就是 QuakeCon。一场(曾经只)属于 id Software、DooM 与雷神之锤玩家的狂欢。就像伍德斯托克一样,QuakeCon 也有自己的口号:爱、和平与火箭炮。

关于游戏展会,想必各位早已不陌生。今天的电子游戏随着产业不断扩大,已然从过去的极客软件、儿童玩具等身份中走了出来。不管它在你心目中的定位是什么,都无法否认游戏逐渐渗透到了多个领域中;在庞大的资本利益下,它对于主流舆论来说也不再陌生 —— 尽管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对其偏见也从未消失。但不论如何,声势浩大的交流与传播,如今对游戏行业来说已经必不可少。

所以我们才会有 E3,会有 ChinaJoy 或是其它各种各样的展会活动。它们不仅只是玩家的节日,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更是有着能够向世人展现其面貌的宣传意义。

但在 90 年代初,游戏展会的形式还是非常简陋。除了 E3 这种看起来还凑合之外,其它所谓展会的规模与形式都显得很稚嫩。游戏公司的最新「大作」,往往也只是很随便地摆在桌子供人试玩;为此早些年的 PC 游戏展会,还出现过设备被偷窃的情况。有时候,游戏公司甚至只能「蹭」那些电子展,申请获得一块场地来推广游戏。

1995 年的 E3,推测是美洲豹 32X 的展台

不过就跟 E3 一样,这段时间也是电子游戏展会不断涌现,并迅速成长起来的阶段。除了规模更大,形式更完善的展会外,诸如 EVO 前身 —— Battle by the Bay也随着《街头霸王 2》等作品的带动下,陆续在北美等地成功举办。

《毁灭战士》发行后,利用它的多人游戏功能,id Software 开始推行在线游戏服务。不仅为后世的网络多人游戏形式奠定了基础,也让玩家之间形成了更为紧密的社区。随着这股热潮,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相关的比赛。除了 id 自己举办的之外,零售商或是地方社区也都有过类似的小型赛事。

到了 1996 年《雷神之锤》上市后,虽然在线对战的便利性更高了,但当时对线下局域网比赛的需求仍旧非常高。在 EFnet 的雷神之锤相关服务器上,就经常有许多玩家互相邀约进行线下比赛。于是有人提出,干脆聚在一起办一场更加大型的游戏比赛,而地点就选在 id 总部附近。

雷神之锤比赛促成了如今的电子竞技

1996 年 8 月 15 号,网名 H2H 的吉姆·埃尔森,带着自己的计算机来到了位于德州加兰的 Best Western 酒店。作为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他和网名 yossman 的尤索林·霍姆伯格相约聚集在此地,准备来一场局域网对决。而响应他们邀请的玩家也陆陆续续到场,最终让整个聚会人数达到了一百多人。

活动除了进行《雷神之锤》局域网比赛外,更重要的是让玩家结交在互联网上认识的朋友 —— 也就是如今常说的「面基」。此外,它也邀请了《毁灭战士》社区的 Wad 作者,让玩家们得以跟他们面对面交流。两天下来活动办得有声有色,消息也不胫而走传到了互联网上,更传到了 1 英里之外的 id Software 办公室里。

留存的照片——现在看来简陋到离谱

听说了此事的约翰·卡马克表示:赢家有专属T恤可以拿?还有这种好事?那我肯定参加啊。

史上最长寿的游戏赛事之一

8 月 18 号最后一天,卡马克带着整个 id Software 的成员出现在了酒店现场。他们受到了最热烈的欢迎,并很快参与到活动当中。卡马克在比赛现场呆了不到一个小时,倒是在酒店门廊跟到场玩家们进行了一场座谈。许多人都向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与想法;据说这次对话,也为日后《雷神之锤》更新内容提供了灵感来源。

id 一直都保留着与社区的友好互动性

直到 2013 年他离开 id 去玩 VR 和火箭为止,卡马克的演讲活动一直都是每年 Quakecon 保留项目。当然,某年因为《DOOM4》放鸽子,未能如期向在场玩家进行演示,导致现场集体静坐的尴尬局面那次不算。

这次的活动十分成功。尽管今天看来它的规模微不足道 —— 随便一场大型文化沙龙说不定都能达到这种人数。但重要的是,它的举办形式为许多人提供了灵感,也让厂商看到了游戏展会活动可能存在的潜力。不过说来说去,玩家闹腾得很开心,这点是最重要的。

第二年,埃尔森继续负责了大部分的组织工作,但他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幸运的是,一大批志愿者很快便主动加入进来,制定了更加明确的筹备计划。「玩家参与」也一直是 Quakecon 能够长久举办下去的关键;多年来,它始终保留着这种志愿者参与的形式。

QC 不属于 id,更不属于贝塞斯达,它属于玩家

顺便一提,在 97 年这届活动中,约翰.卡马克认识了他日后的爱妻 —— 凯瑟琳·安娜·康(Katherine Anna Kang)。

这对夫妻算是游戏行业里,整个经历都颇有戏剧性的一对。之前卡马克结婚 20 周年的发言就十分逗逼,揭示了他放弃火箭研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老婆不让他玩了(言行中还让人察觉到八成是个妻管严)。他们后来在 Quakecon 上进行了一次决斗,以卡马克惨败,两人订婚落下了帷幕。而在卡马克败于凯瑟琳之前,网络上曾经盛传一张罗梅罗自杀的假照片。据说起因是罗梅罗在此之前玩《雷神之锤》输给了卡马克。可惜的是,这些都是些不被载入资料的社区话题,没法 100% 确定真实性。

凯瑟琳是 Machinima(游戏电影)的主要推行者之一

连着 3 年举办下来,Quakecon 已经小有名气,规模也逐年扩大。单靠玩家自己已经有些吃不消了。尤其是 1998 年那届,一直被视为办得比较失败。曾经传出过一个无法确定真伪的坊间传闻,提到某年活动现场由于管理不善,甚至出现了聚众哈草的丑闻。不知道 98 年这届的失败是否与此有关。

不管怎么说,在玩家联系上 id 并与卡马克协商过后,往年只是参与者的 id 正式成为了 Quakecon 的主要赞助商与举办方。筹备工作将由民间玩家组成的志愿者团队,以及 id 派出的成员负责 —— 两年前与卡马克相识,后来加入公司的凯瑟琳也在其中。

这场世纪末的 Quakecon 意义非凡。id 正式接手了各项主要工作,《雷神之锤 3》也在这一年成为比赛项目。其举办形式为后来各种电竟比赛,或是暴雪嘉年华等知名游戏公司活动树立起榜样。各种游戏赛事或是展会,都以其作为范例迅速成长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样的活动内容与目地也被不断添加进来,最终让 QuakeCon 成长为一个非常特别的游戏玩家狂欢节。

QC 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玩游戏了

它至今仍旧是举办年份最多,辈份最老的游戏活动之一。不过,必须强调的一点是,Quakecon 虽然对今时今日的游戏展会形式影响深远,它自己最初却不是以正规性而闻名的。

从始至终,Quakecon 都是 id 玩家的线下聚会。在某种程度上,这东西更像是一个粉丝狂欢节,有着很强的民间活动性质。虽然最近几年贝塞斯达成为 id 母公司后,开始逐渐将其转为自己的游戏节日,并进行了许多在线转播,但线下仍旧比看上去的要乱得多。许多「玩嗨了」的现象仍旧存在于 Quakecon。

随便说说有啥玩的

很多人对贝塞斯达感到不爽。其中有一点和国内玩家没啥关系,但在北美玩家群体里却占了很大一批 —— 他们把 Quakecon 变成了公司发布会。这点招惹了不少玩家,因为在许多人心里头,始终还是把 Quakecon 当作 LAN party 看待的。

杯赛旗下游戏大量涌入 QC,其实是有争议的

就像最初的举办形式一样,Quakecon 强调的是 BYOD —— Bring Your Own Device,也就是自己带上游戏设备前来参加比赛。官方只提供场地和一些相关设备,但你得自己把主机带到现场来。除了用于比赛之外,也是一种展(炫)示(耀)硬件配置的机会;偶尔还会通过各种方式选出人气最高的主机。

2013 年那届有个叫克里斯的老哥做了个实验。他把电脑丢在 BYOC 区的入口处,然后留下了一堆五颜六色的便签。当他回来的时候,那台酷炫的主机不见了 —— 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被贴满了便签的「艺术品」(他自己说的)。便签的内容从各种友好问候、对主机的赞美、现场临摹的大屌以及其它莫名其妙的内容应有尽有。

这种有些奇怪的交流,也算是 LAN party 特有的风景线了。

自由随性是欧美游戏展的特色,但 QC 在其中仍属于极端

去 Quakecon 除了需要带上自己的电脑之外,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是枕头。对,你很可能就直接睡在现场了 —— 就像《DOOM 启示录》所述的那样,玩家们连续不断地进行线下游戏活动,最后一个个全都倒在了现场。

有的人睡了,他们垫着批萨盒子;有的人睡了,他们趴在随身携带的枕头上。

当然,这也只是早些年的情况了,如今 id 为了安全和社会形象等因素的考虑,已经为活动规划了时间,不再进行无间断的连续死斗活动。不过 2020 年这届由于疫情原因而决定网上直播,从行程表上来看,他们似乎打算搞个 72 小时连续直播,让人回想起当年修仙的恐怖。

早期游戏展会的条件可没那么好

既然提到了修仙,那么自然需要一些提神的东西。而在 id 呼吁大家别搞什么喝酒喝到看谁先趴下的比赛后,QuakeCon 上的主要饮品就换成了更加健康的功能饮料 —— BAWLS。

查了一下,这种饮料似乎在国内比较罕见。它是一种以瓜拉纳(巴西香可可)为主要原料的浓缩咖啡因软饮料,据说提神效果相当不错。1998 年左右,BAWLS 的广告打进了 PC 游戏网站上,并得到了编辑们的高度评价。于是很快的,这种饮料就在北美计算机用户中广为流传;尤其是当生产厂商开始大力赞助 LAN party 时,它更是成为了这类聚会上最常见的饮品。

大致来说,这种饮料目前 1 提需要约 36 美金。仅在去年的 QuakeCon2019,人们就喝掉了 3 万多瓶 —— 而现场贩卖的饮食都是由贝塞斯达经手销售的,你现在知道他们为什么是第二有钱的私有游戏公司了吧(其实并没有什么联系)。很可惜,今年转为线上直播后我们就没法统计数字了。


此外,由粉丝们上台即兴演出的「电影嘲笑」(Movie mocked),也算是每年必看的节目之一。这是一种以疯狂、冒犯且毫无尊敬可言的态度,对各种知名电影 —— 比如《暮光之城》进行各种嘲笑,下面的观众嗷嗷乱叫起哄的表演。它最初是在 2002 年左右,对小甜甜布兰妮的《穿越乡间路(Crossroads)》的嘲讽;由于笑果出众,于是后来成了很受欢迎的保留节目。

非常幼稚,看起来也很尴尬,但它确实挺能释放压力。台上的人演得疯,下面的人叫得欢。开心就好。

闹嗨了之后看起来确实像哈草聚会

结语

从形式上,QuakeCon 更接近于大型线下聚会。因此虽然它在北美有着重高的号召力,但始终也不像其它公司的展会那样,能够不断成长直到「出圈」。无论内外,它多年来的身份始终是 id 自己一年一度与粉丝交流亲近的狂欢节。

所以即便理性上能接受,但当 2018 年看到贝塞斯达把《上古卷轴:传奇》和《辐射 76》放到 QuakeCon 上展出时,我内心难免还是产生万马奔腾踩过陶德·霍华德脑袋的场景。

无论如何,如今的游戏行业已经不可同日而语,id Software 也不再是那个在地下游戏圈内呼风唤雨的「小霸王」了。贝塞斯达将
QuakeCon 变成了一场更加正规,形式更为稳健可靠的游戏节,也只能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朋友原定今年要去 QuakeCon 看看。如果在往年,我会告诉她注意安全 —— 或者干脆让她别去,毕竟这东西当初跟其它各玩各的展会不同,它很强调自来熟的交流互动。但如今,我想不论是不是 id 粉丝,是不是一个带着自己电脑到处跑的极客,都可以在 QuakeCon 上找到自己的乐趣了。也许这才是真正能体现爱、和平与火箭炮的精神吧。

作者:药荚
来源:篝火营地
地址:https://gouhuo.qq.com/content/detail/0_20200804155000_LVu9CY16s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参与评论

商务合作 查看更多

编辑推荐 查看更多